1. 樓宇何時建成和樓宇的「 樓齡」 | - 「入伙紙」(Occupation Permit)
- 「滿意紙」(Letter of Compliance)
|
2. 物業有沒有被「 釘契」或其他「 禁制轉讓令」可能影響買賣交易的事項 | - 「法庭命令」(Court Order)
- 若要了解有關法庭命令內容,可請教法律代表。
|
3. 單位有否 違例建築物 | - 「違例建築物的命令」(Buildings Orders)
|
4. 物業本身有否 設定抵押或按揭 | - 「法定押記」(Legal Charge)
- 「樓花按揭」(Equitable Mortgage)
- 「按揭」(Mortgage)
|
5. 物業本身有否 解除抵押或按揭 | - 「解除法定押記」(Discharge of a Charge)
- 「解除按揭」
- 解除的押記及按揭只會在「全部」業權資料的電腦土地登記冊上顯示;尚未解除的押記及按揭都會在兩類電腦土地登記冊上查閱得到。
|
6. 大廈本身的既定條款 (例如:單位業主的權益及責任、公眾地方用途、飼養寵物等等) | - 「大廈公契」(Deed of Mutual Covenant)
|
7. 樓宇及單位的 用途限制 | - 「大廈公契」(Deed of Mutual Covenant)
- 「入伙紙」(Occupation Permit)
|
8. 地段的 土地用途和面積 | 查閱整個地段(Whole Lot) - 新批土地條件 (New Grant)
- 政府租契(Government Lease)
- 批地條件 (Conditions)
- 集體政府租契 (Block Government Lease)。
查閱某分割地段 - 分地契約及其圖則(e.g. Deed Poll, Division Of Property)
|
9. 單位的圖則
(契約及其夾附的圖則一般都不會載有實用面積及建築面積的數值) | - 「第一份轉讓契約」(first Assignment)
- 如該契約有夾附圖則的話,註冊摘要編號下的「備註」會顯示「Assignment with plan」的字樣;
|
10. 物業後巷是否屬於 大廈的管理範圍 | 確定後巷是否屬於大廈地段的範圍 - 「地盤圖則」(Site Plan)
- 「分割契據」(Deed Poll)
- 「分割圖則」(Carving Out Plan)
確定後巷是否屬大廈的管理範圍 - 「大廈公契」(Deed of Mutual Covenant)
|
11. 欠交管理費、地稅和差餉的資料 | - 「押記備忘錄」 (Memorandum of Charge)
- 業主在出售物業時,有責任證明其物業沒有任何欠款。因此,買家應要求業主提供該等費用的最近期單據並加以查核。
|
12. 任何有關丁屋或居者有其屋計劃/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單位 取消買賣限制及補地價 | 丁屋 - 地政總署發出的同意書 (Consent letters) 可顯示土地已補地價。
居者有其屋計劃/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單位 - 房屋委員會在業主補地價後發出同意書 (Consent letters),證明有關物業已沒有買賣限制。
|
13. 聯權共有人是否已去世 | |
14. 分權共有人/單一業主是否已去世、去世後業權的變動 | - 「遺囑認證」(Probate) 或
- 「遺產管理委任書」(Letters of Administration)
|
15. 物業建築圖則 | |
16. 樓宇平面圖 | - 查閱登記冊上的註冊文件有否附連平面圖(floor plan)。土地文件下面的「備註」會顯示「xxxxx with plan」的字樣
|